南齐有一读书人叫江泌,他白天做工,晚上读书。但家贫买不起灯,只好利用有月光的夜晚读书。他每当读到月光西斜时,就搬一张梯子搁在墙脚下,站在梯上读。月光逐渐下坠,他也一级一级升高,一直爬到屋顶。有时,读累了,一不小心从梯上掉下来,他连忙爬起来,连身上的泥土也不拂掉,又爬到梯上,继续读下去。
前656年,重耳遭到骊姬之乱的迫害,离开了晋国都城绛,到蒲城,他父亲晋献公派勃鞮谋杀重耳,勃鞮割断了重耳的袖子,重耳爬墙侥幸逃走,开始了流亡生活。前636年(62岁)秦穆公护送重耳回晋国。重耳即位,称晋文公,即位后他在诸侯中威信很高。在外漂泊19年的晋文公尝尽了人间的酸甜苦辣。
匡衡是西汉著名的大学者,他小时候刻苦读书的故事世代流传。匡衡从小起就热爱读书,可那时候白天要帮大人干农活,没有空余时间。晚上很想读书,可家里穷得连点灯的油灯买不起。匡衡的邻居是个屠夫,家里虽然也不是很富裕,可有猪油点灯,而且这个邻居每晚都要点灯杀猪。
曾子是古代著名的思想家,他的教育观念强调以身作则。一天,他的妻子为了让儿子回家,承诺他回家后杀猪给他吃。 不料,儿子信以为真,哭闹着要跟母亲去市场。曾子的妻子无奈,只好答应他。然而,当妻子从市场回来,曾子却要履行承诺,真的要杀猪。
包拯,世人熟知的包青天,自幼便显现出过人的聪颖。他不仅勤学好问,尤其对推理断案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家庭环境对他的影响深远,尤其是他的父亲与当地知县的密切交往,让他从小便耳濡目染了不少断案知识。
熊庆来认为华罗庚必定是位奇才,立即决定邀请他到清华大学工作。从此,华罗庚成为了清华大学的助理员,每天沉浸在数学的世界里。他常常在熄灯后阅读书籍,通过闭目静思解决难题。这种独特的学习方式使他迅速阅读完了一本需要十天半月才能看完的书。第二年,华罗庚的论文开始在国际著名的数学杂志上发表。
1、窃符救赵:战国时期,秦国对赵国的都城邯郸进行了围攻。赵国向盟友魏国求援,魏国派出军队支援赵国。然而,秦国得知这一消息后,派使者威胁魏王,使其屈服,命令魏军停止前进。赵王得知此事后,向魏国公子信陵君滑岩求救。信陵君曾为魏王的宠妃如姬复仇,因此赵王写信请求他的帮助。
2、窃符救赵:战国时,秦国派兵围攻赵国的都城邯郸。赵国向魏国求救,魏国派兵前去救赵。秦国听说魏国派兵救赵一事,派人去魏国威胁魏王,魏王屈服于秦国,下令让前去救赵的魏兵按兵不动。赵王向魏国公子信陵君写信求救。
3、一句名言说得好:“人的生命似洪水在奔腾,不遇着岛屿和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赵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早已成为后基誉人逆境奋起的典范。
4、司马迁,西汉著名的史学家与文学家,生于公元前145年,一说生于公元前135年,逝世于公元前90年,享年55岁。他的家位于陕西韩城,靠近龙门山,这里山川壮丽,黄河蜿蜒。司马迁从小便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他不仅饱览山河名胜,还听闻了许多历史传说。
5、《屈原洞中苦读》这个故事讲述了,屈原小时侯不顾长辈的反对,不论刮风下雨,天寒地冻,躲到山洞里偷读《诗经》。经过整整三年,他熟读了《诗经》305篇,从这些民歌民谣中吸收了丰富的营养,终于成为一位伟大诗人。王献之依缸习字 王献之,字子敬,是东晋大书法家书,圣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
6、陈平是西汉著名丞相,出身贫寒,与哥哥相依为命。为了光耀门庭,他不事生产,闭门苦读,但被大嫂羞辱,无奈之下离家出走。哥哥追回后,陈平却不再记恨,阻止哥哥休妻。此事在当地传为佳话。后来,陈平遇到一位老者,免费收他为徒,学成后辅佐刘邦,成就了汉朝基业。
1、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即汉昭烈帝(221年-223年在位),又称先主,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刘备少年时拜卢植为师;早年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投靠过多个诸侯,曾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先后率军救援北海相孔融、徐州牧陶谦等。
2、刘备,字玄德,公元161年至223年6月10日,是东汉末年幽州涿县的出身显赫的皇族后裔,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被尊称为蜀汉的开国皇帝和政治家,即历史上的昭烈帝(221-223年在位)。他的早年生活充满了艰辛,曾拜卢植为师,并在多个诸侯手下辗转,参与过镇压黄巾起义。
3、刘备,字玄德,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蜀汉的开国皇帝,即历史上的昭烈帝。以下是关于刘备的详细介绍:身份背景:刘备是东汉末年幽州涿县人,出身显赫的皇族后裔,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早年经历:曾拜卢植为师,学习儒家经典。
4、人物传记:刘备 答案简述 刘备,字玄德,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著名政治家、军事家。他以仁爱、宽厚、知人善任著称,是三国历史中的重要人物之一。详细解释 生平简介 刘备,生于东汉末年,自幼胸怀大志,以复兴汉室为己任。他性格仁爱宽厚,深受百姓爱戴。
5、汉昭烈帝刘备(161—223),字玄德,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公元221—223年在位。三国时期的军事家、政治家。汉族,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人,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为三国蜀汉国君王。东汉灵帝末年,因起兵讨伐黄巾军有功而登上汉末政治舞台。三顾茅庐始得诸葛亮辅佐。
6、刘备:字玄德,蜀汉开国皇帝,涿郡人。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少年织草席为生,后与关羽、张飞于桃园结义为异姓兄弟。三顾茅庐后,在诸葛亮的辅佐下,孙、刘联合,大败曹军于赤壁,又取四郡、进益州、夺汉中,221年在成都称帝。他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挠,终于成就了一番事业。
最新留言